
501
2025-09-26

编号:YYHY00956
篇名:负载PHMB和rhVEGF缓释微球的真皮支架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研究
作者: 胡超涛
关键词: 糖尿病创面; PLGA微球; 缓释; PHMB; rhVEGF;
机构: 南华大学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h VEGF)缓释微球的真皮支架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对微球和真皮支架的细胞毒性、促血管生成及抑菌作用进行研究。构建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并将该复合材料植入糖尿病大鼠创面,观察该材料对糖尿病创面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新的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材料,为临床上糖尿病创面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方法:1、通过复乳法制备载有PHMB和rh VEGF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将其配置成悬液,滴加到胶原溶液和硫酸软骨素制备成的真皮支架上。2、研究PHMB微球和rh VEGF微球的体外特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进行粒径分析。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PHMB和rh VEGF微球的包封率;随后进行微球的体外缓释实验。4、通过CCK8法检测PHMB和rh VEGF缓释微球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确定其最佳浓度。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微球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5、测定负载PHMB和rh VEGF微球的真皮支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能力。6、制备糖尿病大鼠全层创面模型,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A组:负载PHMB和rh VEGF微球的真皮支架组;B组:空白真皮支架组;C组:空白对照组。7、分别在第0、3、7、14、21天进行大体观察、创面拍照量化创面修复情况。8、分别在第7天、14天取创面标本,进行后续实验。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组织与分子生物学变化。 结果:1.成功制备出表面具有部分孔隙结构的圆球形的PHMB和rh VEGF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4.77μm和9.97μm;扫描电镜显示真皮支架的内部存在大量的网状贯通结构,并且微球紧密的贴附在真皮支架内部。2、PHMB微球包封率为61.20±5.12%;rh VEGF微球包封率为78.69%±1.57%。3、PHMB微球的缓释时间可达22天;rh VEGF微球的缓释时间可达12天。4、采用CCK8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微球对于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球无细胞毒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1 mg/m L浓度的微球滴加到真皮支架上最能促进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和迁移。5、负载微球的真皮支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6、第7天和14天的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A组糖尿病大鼠的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真皮组织形成和胶原沉积明显高于B组和C组。7、第14天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组糖尿病大鼠创面中的CD31、Ki-67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和C组;C组糖尿病大鼠创面中的IL-6和TNF-α明显高于A组和B组。 结论:负载PHMB和rh VEGF微球的真皮支架是一种可靠的创面修复材料,可以起到抗菌和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提高糖尿病大鼠伤口的愈合率,改善伤口愈合质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