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塑料工业发展方向

1334

1970-01-01

编号:CYYJ00119

篇名:我国塑料工业发展方向

原文: 从目前到2015年,我国塑料原料树脂将有较快增长,将扩建几个世界级的大型乙烯工程项目,乙烯总量“十五”将达到850万吨左右,合成树脂将随之大幅度增加,为塑料制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从人均消费量看,我国人均消费量仅12千克左右,而发达国家是30-100千克,世界平均消费量也达18千克,因此,我国塑料工业发展前景广阔。近10年来,世界塑料制品的生产量呈稳定增长之势,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未来10年,世界塑料制品将以每年3%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世界塑料制品总的产量将达到1.86亿吨。 我国未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将主要在农用塑料制品、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包装塑料制品、建筑塑料制品、工业交通及工程塑料制品等方面。 农用塑料制品 根据中国塑协农膜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全行业已拥有大小规模不等的农膜生产企业近千家,生产能力200万吨/年以上,实际产量超过100万吨/年,其中年生产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约60家。大型骨干企业约30家,其生产能力和年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膜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根据农业部的预测,到2005年我国园艺设施栽培面积将达到2300万亩左右,全国地膜覆盖面积达1.7亿亩,再加上氨化膜、青贮膜和缠绕膜的饲草用膜、塑料育苗容器、遮阳网、防虫田、捕捞网具、农产品贮藏保鲜材料、农药器械、泡沫塑料板材等,约需塑料制品300万吨/年。 农用塑料节水器材 根据水利部门的初步规划,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要在目前2.5亿亩的基础上在“十五”期间达到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亿亩,累计达到4亿亩。其中喷灌7900万亩,滴灌1000万亩,管道输水1400万亩,渠道防渗5000万亩,需要各种塑料节水器材如各类管材与管件、灌水器、喷头、防渗用薄膜、土工编织布等170万吨/年。 包装塑料制品 包装至今仍是塑料应用中的最大领域,其发展仍大大超过其它传统包装材料。 我国水泥、化肥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水泥包装50%以上使用复合编织袋,还有矿产品、化工产品、合成树脂、原盐、食糖、棉花和羊毛等包装。由于我国纸张和黄麻资源缺乏,塑料包装作为主要包装材料是必然趋势。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年产量接近5亿吨,需要大量包装材料。我国粮食的小包装在一些大城市中已有了起步并取得了进展。我国粮食销售小包装的比例如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各种塑料基材110万吨/年。 食品、饮料、药品、洗涤用品、化妆品、化工产品等在我国迅速发展,它们对复合膜、包装膜、容器、周转箱等包装制品有很大的需求,如饮料的产量基本上是5年翻一番,预计2005年将达到2500万吨左右,其中50%将使用聚酯瓶,即需100亿个左右;还有方便食品、乳制品、罐头食品、味精、糖果、饼干等需要各种包装材料几百万吨;药品包装也有很大市场。 综上所述,包装材料制品总需求量约为550万吨/年。 建筑塑料制品 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代新型建筑材料。塑料建材是化学建材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塑料管、塑料门窗、建筑防水材料、隔热保温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塑料建材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村镇建设以及工业建设中用途十分广泛。塑料建材不仅能大量代钢代木,替代传统建材,而且还具有节能节材、保护生态、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功能与质量、降低建筑自重、施工便捷等优越性。塑料建材的节能效益十分突出,其节能效益表现在节约生产能耗和使用能耗两个方面。以生产能耗计算,建筑塑料制品仅为钢材和铝材生产能耗的1/4和1/8,硬质PVC塑料生产能耗仅为铸铁管和钢管的30%-50%,塑料给水管比金属管降低生产能耗可达50%左右。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后5-15年我国建筑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国家已明确住宅将成为我国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化学建材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化学建材生产和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国家化学建材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关于加速化学建材推广应用和限制淘汰落后产品的规定”等政策,大大加强了塑料建材推广应用力度。到2005年,建筑密封材料的用量约为10万吨/年。 工业、交通及工程塑料制品 该领域的产品包括:汽车用塑料;工业、交通、运输业用塑料;电子、电器、信息产业用工程塑料。到2005年,预计工业、交通及工程塑料总需求量约为450万吨/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4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