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0
1970-01-01
编号:CYYJ00210
篇名:贵金属再生资源回收精炼值得重视(2003-02-27)
关键词: 贵金属
原文: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专业管理机构,贵金属废料回收单位分散,形不 成规模,而且回收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回收率不高,浪费了资源和能 源。环境污染也得不到有效治理。因此,我国贵金属再生资源回收精炼 问题亟待解决。 贵金属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已成为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的 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由于贵金属世界储量有限, 生产困难,产量不高,价格不断上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极为重视 开掘贵金属再生资源这座取之不尽的“富矿”,把贵金属废料的回收与 矿产资源的开发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建立了独立的贵金属再生回收工业 和管理体系。发达国家每年都要从二次资源中回收大量的金、银、铂、 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次资源(指矿产资源以外的各种再生资源) 已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其一,人类已生产了大量的贵金 属,其中除一部分作为珍贵文物或硬通货储备外,大多已进入工业和人 们的生活领域,这是一项巨大的资源,其中需要更新和处理的数量越来 越大,因此贵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价值及在生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 明显。其二,随着贵金属应用范围扩大,使用量递增,其回收将越来越 重要。同时,二次资源的种类将更加复杂,低品位物料的比重增加。这 就要求提高废料回收的技术水平,增加处理规模和综合利用其中的有用 部分。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专业管理机构,贵金属废料回收单位分散,形 不成规模,而且回收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回收率不高,浪费了资源和 能源,环境污染也得不到有效治理。因此,我国贵金属再生资源回收精 炼问题亟待解决。 天津地质研究院曾于1992年开始筹备黄金、白银回收提纯技术研究, 1993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批准,正式开展了对旧首饰和首饰加工 厂、感光材料生产厂产生的废料中的金、银、铂、钯进行回收提纯工作。 二次资源中贵金属含量大大高于原矿中的含量(一般都在几倍以上)。 这种贵金属回收比原矿的提取成本低得多,经济效益显著。 2002年,天津地质研究院得到国家科技部公益基金的支持,启动了 贵金属再生资源回收精炼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以催化剂中回收P t( 铂)、Pd(钯)、A u(金)、R h(铑)为突破口,经过试验研究对比, 建立一套合理的、先进的回收工艺路线,达到成本低、周期短、利润高、 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技术指标。其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包括: 开展对硝酸工业、石油化工、环保废气净化、制药工业、化纤工业 失效的贵金属、催化剂中的P t(铂)、Pd(钯)、A u(金)、R h( 铑)、R u(钌)的回收提纯的研究,以“e”为基体的催化剂,确定一 个先进的氧化焙烧方案,以“A l 2 O 3”和“S iO 2”为基体的催化 剂,经过试验对比,确定一个配料合理、熔样简便、贵金属与贱金属分 离彻底、回收率大于98%的分离富集方法。 开展电器行业、微电子技术工业废料的A u(金)、A g(银)、P t(铂)、Pd(钯)的回收提纯研究,主要是研究一个成本低、快速的 “剥离”方法,达到贵金属与基体分离完全、基体不被破坏或破损很少, 并能返回利用的目的。 附带研制A u(金)、A g(银)、R h(铑)的电镀液产品,降低 成本,推广使用,代替进口产品。 目前,该研究院首先进一步调查了解有关贵金属催化剂在各个行业 中使用情况和有关催化剂的主体成分及贵金属的大致含量,并随时采集 小量样品,进行探索性试验。其次,筹建熔烧炉和高温熔融炉,以“e” 为载体的催化剂,进行氧化熔烧试验,以“A l 2 O 3”和“S iO 2” 为载体的催化剂,进行配料熔融试验;以“有机物”为载体的催化剂, 进行有机物破坏试验;以达到贵金属与贱金属预分离富集的目的。再次, 购置样品,进行小试,将预分离富集得到的贵金属初产品,通过各种化 学、物理方法进一步提纯,并将混合贵金属分离精制成单个贵金属元素, 探索合理的工艺路线。达到上述目的之后,该院将扩大中试,提出合理、 先进、成本低、周期短、利润高的工艺技术指标,以便能建立年处理几 百吨贵金属废料综合回收提纯贵金属产品的工厂。 目前,该项目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他们通过对山东齐鲁制药厂 含钯催化剂废料回收试验,研究出最佳回收流程。回收的金属钯,纯度 达到99.75%,完全达到重新研制钯催化剂的要求。通过多次试验,试 制的氯化钯催化剂基本达到技术要求。同时对铂、金、银等单元和多元 合金分离、提纯进行多次试验和广泛研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天津地质研究院将同天津及周边地区有关贵金属废弃物企业建立关 系,争取与之长期合作,逐步建立贵金属回收企业,为提高我国贵金属 再生资源回收水平开辟新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