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铺架非金属矿新型工业化之路(一)

1416

1970-01-01

编号:CYYJ00219

篇名:用科技铺架非金属矿新型工业化之路(一)

作者: 张湛

关键词: 非金属矿

机构: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原文: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效益、低能耗、保护环境、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工业化老路,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粗放型工业发展的道路。对于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来说,走这条道路最为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科技进步,努力实现科技创新。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行业当务之急 (一)行业发展的基础及取得的成就 1、我国非金属矿行业优势业内人士人人知晓。近50年来,我国探明的有一定储量的非金属矿产已达88种,矿产地4700多个,在开发传统非金属矿产的同时,还发现了一批新的矿种;石灰石、石墨、菱镁矿、耐火黏土、滑石、萤石、重晶石、石膏、硅灰石、膨润土、硅质原料、石棉等在世界上我国早已是公认的储量大国;而硅藻土、红柱石、高岭土,尤其是煤系高岭土、海泡石、凸凹棒石等储量前景也十分可观。此外,还有很多用途广泛、市场应用前景相当看好的矿种,整个行业拥有一个较好的采掘和产品开发基础。 2、“八五”、“九五”期间,我国非矿行业发展迅速。“九五”第一年,我国石墨总产量已接近200万吨,其中鳞片石墨接近60万吨,滑石近400万吨,瓷土接近1000万吨(笔者说的这些数字均不包括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非矿行业大中型企业数量接近3000家,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可达450亿人民币,年增长7%-9%。其中制成品近260亿元,占非矿采掘及制品总量的58%。制成品所占比重的加大,从侧面显示了产品的再加工越来越受到整个行业的重视。 3、行业的技术开发工作有一定进展。首次列入“八五”国家攻关项目的非金属矿深加工项目,涉及非金属矿超细、提纯、改性及设备研究的十九个专题,部分成果转化成了生产力;高纯石墨、石英、高岭土、云母制品、石棉湿法无尘制品、重质碳酸钙等成果产业化效果好。 中国非金属矿行业出口创汇小有成就,有好几个产品完全可以左右国际市场价格;发展外向型企业的战略也已初见成效。据2002年最新资料显示,非金属矿年出口创汇总额已接近30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8%以上。 (二)行业整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价格大战。近年来非矿行业出口创汇量不断增加,但一些增量是以相互压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口等危险手段取得的。这一状况已成为行业发展中的脓疮。因此,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大赛替代价格大战,助推行业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2、重复开发。近年来,非金属矿行业重复开发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在煤系煅烧高岭土行业投入产品开发的资金已达几十个亿,投入开发的产品总量已达几十万吨,且开发的大多数产品还在调试中。而据行家预测,“双90”在可预见的几年内,市场需求仅几万吨。 重复开发的另一个现象,就是技术倒爷、技术黑市蔓延。 3、不以市场为创新导向,应用研究离市场十万八千里。究其原因,主要是先有“上马”意志,后有“市场可行性论证”,后者为前者服务。有的上亿规模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市场调研虽然做了不少工作,表述了大量需求信息,为项目的上马提供了某些市场依据。但是,问题的核心是报告中市场评估是理论性的,有些甚至是根据规划中推算出来的,对于需求的可变因素,尤其是非金属矿产品的相互可替代性及各种潜在的变化不够了解,研究不深。例如:高岭土、滑石、碳酸钙、云母、珍珠岩等非金属矿产品及其表面改性产品,都可以作为矿物辅料用于造纸、橡胶、塑料、油漆、涂料等领域,每一种矿产品的开发也都面向这同一市场,最后势必导致供大于求,低价竞争的局面。而在应用领域中,笼统地论述橡胶、塑料、造纸、油漆的需求量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供应这四个领域的非金属矿种填料远远不止10余种。 所以,行业中应用开发还远远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进步,不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技术研究也绝不是新兴工业化道路所指的那种原动力。 4、研究开发虚火上升,把小试当中试。在行业发展中还有一种不良趋势,即急于把尚处在研究试验阶段的成果推向市场,把本想上马取得效益的生产线应给搞成中间试验线。这是因技术开发导致行业泡沫的主要症结。 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行业开发是非常分散的,大都没有形成真正的技术创新力量。由于资金条件及机制等原因,很多企业以较少的资金、有限的力量去开发产品,这样做不仅在开发力度上达不到,在深度上更有问题。有些项目,完全没有中间试验的成果,也没有这种计划和认识就仓促上阵,结果不仅浪费了资金,破坏了企业的形象,也造成了生产、研究、设计、学院等合作单位的矛盾。有些企业,甚至迷信于个别名牌院校和科研院所及个人名声,未经论证就组织攻关、宣传产品。结果是产品不稳定、市场打不开,开发创新的成果成了非驴非马、进退维谷的废铜烂铁。因此,在没有成熟的应用技术和完善的工艺条件下,不成熟的科研成果靠着延长调试时间,把生产线当成“试验线”,十个有十个要失败。 目前行业上不少科研单位,包括研究院所、设计院所、高校院所都在分别进行着非金属矿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不少专家和学者也在以某种名义活跃在非金属矿科技战线上,有关的论文和专著相当丰富。但是,能提供立即转化成商品的工艺技术、设备设计、一步到位的生产线,并立即得到市场响应的应用研究成果的案例,至今未见突出报道。 应该说,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所有的应用开发创新成果必须与商品相联系,必须是稳定的,能赚钱的。否则,就是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就是研究深度还不够,还没有达到“成果水平”。 当前行业上提出了设计院孵化成果的概念。这也许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是,如果这是指把小试成果进一步孵化,既设计为生产线,尽管设计院本身又进行了多次扩大试验,那仍然有极大的风险。因为,这实际上是取消了一个应用成果必须长期运转考验、测试的中试过程。这往往是我们的产品不稳定、枝节不到位、成本下不来而无法轻装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天毛病。 所以,非矿行业应当吸取欲速则不达的教训,要充分认识到,急功近利不是科技创新的方便之门,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捷径,一个精致产品、稳定产品的形成,有它自己成长的规律。 (三)发达国家发展态势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在新世纪的惟一选择。当前国外非矿产品开发应用,特别强调非金属矿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及使用与环境的相容性,特别强调非金属矿开发的安全利用的精神市场的培育,特别强调技术基础研究与市场的结合,特别强调矿物材料的开发是非金属矿的主要应用市场。 1、基础研究能产生巨大效益 市场经济的真谛就是事事讲经济效益,对矿物性能的基础研究上的一系列增值技术上的开发,是国内做的最差的而先进国家非常重视和做得较好的。充分认识晶体矿物的内在特征是国外同行正确设计和选用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的基本依据。笔者曾经长期从事石棉无尘纺及泡沫石棉的应用研究,但当时上百条专利在应用开发中无一成功,后来我们对石棉的基础性能,诸如比表面、纤维结晶状态、可劈分性、强度,尤其是电动电位进行了约两年的研究,终于对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对纤维分散机理有了理性认识,从而实现了技术突破,虽然当时不少人对这一基础研究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但是今天看起来,这一成果对我国成糊棉种、祁连石棉矿后来取得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发达国家通过加强矿物基础理论的研究,使等离子体及辐射技术、单体聚合反应技术成为新的非金属矿填料表面改性的处理方法;射流分级技术通过对矿物表面化学性能的运用,使微细粒分级技术有了新进展。 2、把非金属矿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 国外同行不光是对非金属矿本身进行环境保护,还对生产者、使用者的身体进行保护,强调行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以及生产非金属矿物产品本身对环境做出的贡献。 随着粉体矿物使用价值的提高,国外越来越重视粉体自身及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评价。据统计,全球每年天然释放和人为制造的粉尘总量为2300×106吨。他们已充分注意到粉体成分和结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们把“石棉对生物体的影响”、“矿物纤维对生物体的影响”与“人造纤维对生物体的影响”提到了足够高的认识程度,其目的是从心理上为开拓非金属矿工业市场作充分的准备。 国外把非金属矿产品作为主要的环境保护材料予以开发。 ——日本人将二氧化钛与活性石墨混合的粉体加入建筑材料,以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甚至以此法制作臭氧建材、杀菌建材、表面自洁建材;利用矿物粉体发光效应制成了无公害而耐久的多色荧光水泥。 ——利用坡缕石等能对吸收水分、吸附病菌毒素的黏土矿物制药,可减轻药物对皮肤及粘膜的刺激。 ——德国、日本、美国用4A分子筛生产无磷洗衣粉及无石棉摩擦材料的技术,领先我们很长一段距离。 ——美国、欧洲生产的膨润土垃圾填埋材料,效果非常理想。实际上,与先进国家在非金属矿环保方面的技术相比,他们已大大地跑在我们的前面。 3、以矿物材料带动矿物资源市场 目前,全球使用的材料已达100多万种,其中天然材料只占5%,非金属矿物与金属及其他材料的复合及配合使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先进国家已把填料从增量化向功能化转化。将具有耐磨、耐酸和绝缘性能的粉石英用作塑料填料,性能无以伦比,西班牙生产的石英粉饰面板材,可用于厨房及桌面等各种饰面,自誉为同行中的“奔驰”。 ——用重晶石粉生产高密度、高音质的音响塑料制品,其质量水准十分优越。 ——超细粉体矿物在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有重要的功能和很大的用量。 ——硬瓷石英干粉涂料,粘结力强,耐老化,抗酸碱,无毒,无味,防水,价格低廉。此外,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在蛇纹石尾矿综合利用上,提取了达标、纯度三个“九”、低成本的金属镁;我国台湾地区也在非金属矿物药用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4、高效智能化采矿生产模式及选矿技术的进步,也大大领先于我国。 目前世界上非金属矿的开采量估计250亿吨以上/年,占世界矿产总开采量的70%。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采出效率,提高矿山整体效益,缩短采矿周期是国外采掘资本投入的总体目标。 选矿技术则集中于开发新型选矿技术和设备,以超导磁选为主要代表,在重选、磁选、浮选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展。生物浸出技术也已突飞猛进,并用这一技术实现了石英除铁和高岭土漂白等工艺目标。 面对与国外的差距,应该看到,矿物功能材料的开发,国内不是没有,而是刚刚起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