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文献
为制备具有电磁屏蔽性能且质轻、柔软的复合材料,以涤纶织物为基材,采用浸轧法将纳米铜乳液和氧化石墨烯负载到织物中,并通过化学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涤纶基纳米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了纳米铜乳液粒径、质量分数及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铜乳液平均粒径为93.7 nm、质量分数为20%,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8%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其最小反射损耗值为-38.06 dB;与普通涤纶织物相比,复合材料亲水性能提高,手感良好,断裂强力略有降低。 ...
文献
Q235钢以其高性能、低价格的优势在基建行业被广泛应用,但是该材料无论是在陆地大气环境还是在海边的高盐雾环境中都很容易发生腐蚀。在海洋领域,无机富锌涂料是最常用的防腐导电涂料,目前在其改性研究领域仍有很大前景,为提高其耐蚀性能,在无机富锌涂料中添加2%石墨烯+2%碳酸钙,通过模拟海水浸泡试验和模拟海盐气溶胶试验,再结合电化学阻抗(EIS)、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考察了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无机富锌涂料中添加2%石墨烯+2%碳酸钙,其涂层相较未添加的涂层具有较高的阻抗值,且腐蚀电流密度相对较低,产生的涂层氧化产物阻止了腐蚀介质的侵入,减缓了腐蚀的发生,添加了2%石墨烯+2%碳酸钙的无机富锌涂层相较未添加的涂层具有更优异的耐蚀性能。 ...
产业研究
文献
文献
文献
载药微球目前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得到广泛研究,但存在载药量不高和突释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利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制备羟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HA-GO)复合微球.首先采用硬模板法合成球状碳酸钙-氧化石墨烯(CaCO3-GO)复合材料,然后通过水热法以离子交换方式成功制备了球状中空HA-GO复合微球,研究不同合成条件对HA-GO复合材料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并以姜黄素作为载药模型对复合微球载药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包封率及载药量两个指标对复合微球的载药性能进行评估,同时测试微球样品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表明:体系反应物的浓度及水热反应时间对复合微球的成型效果影响较大,在初始反应物浓度为0.3 mol/L、水热反应时间为6 h时,可制得形貌良好的中空HA-GO复合微球,所制的复合微球粒径为5.1~7.7μm,孔径约为40 nm.研究还发现,球状结构能提高药物的负载量,复合微球的药物包封效率为(20.90±0.31)%,载药量为(2.95±0.19)%.由此表明,该方法制备的HA-GO复合微球有良好的医用价值. ...
文献
为了提高固胺负载SBA-15的CO2吸附性能及稳定性,推进其在燃烧后CO2捕集中的实际应用,采用湿法浸渍制备新型石墨烯掺杂超支链聚合物(HBP)负载SBA-15(G/SBA-15/HBP)固胺负载吸附剂用于CO2捕集.通过SEM、TEM、N2吸附、XRD、FTIR对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研究分析HBP负载量、吸附温度和脱附温度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反应条件,探讨石墨烯改性前、后吸附剂的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当HBP负载量达到50%时,G/SBA-15/HBP的CO2吸附量为1.50 mmol/g,相较传统SBA-15/HBP提升了51.51%.石墨烯掺杂能减少颗粒团聚,有利于气体扩散;增加载体12%比表面积及31%孔隙容积,有利于负载HBP的均匀分散,暴露更多的吸附位点.石墨烯掺杂提升了固胺负载吸附剂的热稳定性,提高了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及循环稳定性. ...
文献
将石墨烯粉末掺入高弹改性沥青中制备石墨烯-高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SMA10,考察石墨烯掺量对其路用性能提升效益。结合三大指标试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与弯曲梁流变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烯-高弹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0.4%石墨烯粉末掺量条件下,高弹改性沥青的R值与J、S值与m值均达到了最高值与最低值;石墨烯的掺入能明显提升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0的路用性能,0.4%掺量条件下,混合料的稳定度提升约16%,低温抗弯拉应变提升约8%,60℃动稳定度提升约23%,抗水损害能力无显著影响,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
文献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