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1
2014-05-14
编号:YYHY00168
篇名:阿苯达唑纳米微粉分散方法的研究
作者: 马运芳; 陈迹; 王建华; 赵军; 刘梦; 吕顺忠;
关键词: 阿苯达唑; 纳米微粉; 分散方法; 分散介质; 粒径; 生物安全性;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 目的:建立适于生物安全性研究的阿苯达唑(ABZ)纳米微粉的最佳分散方法。方法:选择超纯水、RPMI 1640完全培养基、RPMI 1640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液(PBS)、0.9%氯化钠溶液5种分散介质,在扫描电镜下观察ABZ纳米微粉粒子的分散形态,并检测其粒径,与基础值比较来确定分散介质;之后以普通超声、先普通超声再细胞破碎超声两种分散方式分别分散ABZ纳米微粉,以粒径为考察指标,与基础值比较筛选最佳分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普通超声时间为5~60 min时的粒径变化趋势,以确定超声时间。结果:ABZ纳米微粉在5种分散介质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聚合,与基础值比较粒径也普遍变大,但在PBS、0.9%氯化钠溶液和超纯水中聚合程度相对轻微,粒径增大幅度也较小,结合细胞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选择分散介质为PBS。采用先普通超声再细胞破碎超声的分散方式,ABZ纳米微粉粒径未见显著增大。超声5~45 min,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ABZ纳米微粉的粒径不断减小;超声45~60 min,随着超声时间的的延长ABZ纳米微粉的粒径反而有团聚增大的趋势,综合时间成本选择超声时间为30 min。验证试验ABZ纳米微粉的平均粒径为(387±3.6)nm,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分散方法可有效抑制纳米微粉悬浮液的团聚,适用于ABZ纳米微粉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