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680

2016-03-16

编号:YYHY00304

篇名:包裹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作者: 郭丰义[1] ;沈玉莲[1] ;吴胜本[1] ;张鹏辉[2]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药物口服系统 蛋白质和多肽

机构: [1]滨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2]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摘要: 目的研究在不同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二氧化硅的性质和对蛋白包裹能力有无变化,来确定其是否有作为口服载体的性能。方法研究包裹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包裹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体外释放实验、包裹不同多肽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征、包裹含有不同量的氯化钙和不同结构的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性能。结果以含有His标签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ortein,EGFP;PI 5.99)为模型,采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加入适量氯化钙,钙离子既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内部的氧原子形成离子键,又和His标签形成络合作用,这样就将蛋白质固定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内部,经过多次洗涤泄露较少。酶切、加热、尿素变性等试验均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通过在传统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加入适量的钙离子,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包裹效果,且其在酸性条件下不易释放,而在碱性条件则相对容易释放,符合用于口服药物载体的基本要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