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炭混悬液应用于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分析

1208

2017-06-21

编号:YYHY00330

篇名:纳米炭混悬液应用于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分析

作者: 娄朝胜 ;吴贤 ;詹静 ;施仲义

关键词: 纳米炭 甲状腺癌 淋巴结清扫

机构: 温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液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86例在温州市中医院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术中注射纳米炭混悬液的示踪方法,于患侧腺体取3~5个点,使用1 ml注射器注射纳米炭,注意避开颈部大血管,注射前需要进行回抽,观察有无回血,避免注入血管中,每个点注射0.1 ml,注射完毕后用纱布按压注射点,防止纳米炭渗漏至其他组织中污染术野,淋巴结黑染后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照组未注射。观察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误切以及低钙血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共检出淋巴结487枚,其中黑染458枚,未黑染29枚,平均(10.5±3.7)枚/例;对照组共检出淋巴结288枚,平均(6.1±2.8)枚/例;2组平均检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18,P〈0.05)。观察组中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208枚,平均(4.2±1.6)枚/例;对照组中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112枚,平均(2.2±0.9)枚/例;2组平均清扫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44,P〈0.05)。观察组未发现甲状旁腺误切,对照组有5例发生误切并出现低钙血症,观察组甲状旁腺误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09,P〈0.05)。结论术中注射纳米炭混悬液可提高淋巴结检出数量,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甲状旁腺误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