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磁性纳米载体进行肝癌细胞基因治疗的效果观察

643

2017-08-17

编号:YYHY00351

篇名:利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磁性纳米载体进行肝癌细胞基因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 鲍洁 ;张娟 ;王晶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基因疗法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肝肿瘤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医院内科,广州510630

摘要: 目的本研究采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对磁性纳米基因载体颗粒进行靶向修饰后进行针对肝癌的基因治疗,观察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基因治疗效果。方法制备靶向EGFR的SPIO磁性纳米基因载体。对肝癌细胞HepG2进行EGFR免疫荧光染色证明其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以Lipofectamine^TM 2000推荐质粒用量的1/20进行分组转染,EGFR-Ab—PolyMAG100基因载体组作为(EP)组:Lipofectamine^TM 2000基因载体组作为(LF)组;未转染空白对照细胞作为(Nc)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造影剂的细胞内吞效果。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法进行蛋白表达鉴定。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基因治疗效果。HCCR-2mRNA、HCCR-2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数据、4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发现,肝癌HepG2细胞膜高表达EGFR蛋白。磁性纳米基因载体有效链接EGFR抗体。EP组细胞中质粒大量进入HepG2细胞,质粒内吞量大于LF组和NC组。EP组HCCR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1.25±0.23)%,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7,P=0.00)。EP组HCCR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13±0.02),明显低于NC组的0.6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31,P=0.00)。EP组Ki67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22±0.04),明显低于NC组的(0.83±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88,P=0.00)。转染24h、48h后,EP组的爿值明显低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2,-34.73,P=0.00,0.00)。结论采用EGFR单克隆抗体修饰后的磁性纳米基因载体颗粒,可以实现对肝癌细胞的高效基因治疗,进而实现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