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8
2017-09-19
编号:YYHY00375
篇名: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极对核黄素的光致电化学响应及应用
作者: 何艳艳[1] ;葛军营[1,2] ;赵常志[1]
关键词: 核黄素 氧化锌纳米棒 光致电化学分析法 四电极电化学系统
机构: [1]生化分析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青岛266042; [2]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青州262500
摘要: 基于核黄素在第二工作电极上的预还原,将还原型核黄素作为电子给体纳入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极的光致电化学反应过程,构建了一种新的光致电化学反应系统.优化了电化学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极的方法,研究了核黄素与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极的光致电化学反应机理,建立了一种测定核黄素的光致电化学分析法.在p H=6.5的缓冲溶液中,以玻碳电极为预还原电极,在峰值波长为365 nm、能量为450μW/cm2的光照下,在偏压0.1 V处测得的光电流与1.00×10^-5-1.00μmol/L核黄素浓度的对数值成正比,检出限为6.0×10^-7μmol/L(S/N=3),灵敏度为195.6 n A/lg[c(μmol/L)].对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25%,回收率为99.0%-104%,常见生化物质对核黄素光电流的响应无干扰.
已经是会员?点这里立即登录,查看原文!
还不是会员? 点这里立即注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