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桥蛋白靶向磁性纳米探针对动脉斑块的分子成像

750

2017-10-27

编号:YYHY00421

篇名:骨桥蛋白靶向磁性纳米探针对动脉斑块的分子成像

作者: 乔红玉[1] ;王亚斌[2] ;高磊[2] ;徐斌[2] ;江振华[1] ;梁潇[3] ;田捷[3] ;曹丰[1,2]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纳米颗粒 骨桥蛋白 分子影像

机构: [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32; [2]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853; [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100190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新型骨桥蛋白(OPN)靶向的四氧化三铁(Fe2O4)纳米颗粒,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增殖的荧光成像。方法通过-COOH和-NH2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将OPN抗体偶联至DMSA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表面,进而将荧光染料NHS-Cy5.5连接获得纳米成像探针。通过噻唑蓝(MTT)和TUNEL方法检测探针对巨噬细胞的毒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通过高脂喂养ApoE^-/-小鼠20周构建成功,继而将探针(5mgFe/kg)经小鼠尾静脉注射,24h后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系统进行光学三维成像,离体血管的冰冻切片做Cy5.5的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MTT结果显示,加不同浓度探针孵育:0,5,10,15,20,25,30mg/L相较于对照组来说,细胞活性并未表现出差异阻490nm:(1.10±0.03),(1.05±0.03),(1.03±0.02),(0.96±0.02),(0.96±0.03),(0.93±0.03)vs(1.11±0.05),P〉0.05];TUNEL结果显示,加不同浓度的探针孵育:0,10,20,25,30mg/L与对照组比较来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1.5)%,(21.8±1.1)%,(21.5±1.2)%,(22.3±1.2)%vs(20.5±1.0)%,P〉0.05],证实探针在我们所运用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几乎是无毒性的。探针经尾静脉注射到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体内后,24h光学成像可见颈部有明显的信号,且组织切片的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探针主要集中在斑块内,HE染色结果进一步显示斑块的性质。结论本实验所构建的探针在所使用浓度范围内基本无任何明显毒性,且对动物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