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7
2017-10-30
编号:YYHY00425
篇名: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构建颞颌关节
作者: 王鸿 ;廖天安 ;王涛 ;符良斌 ;胡广伟 ;邓伟
关键词: 纳米复合物 软骨细胞 下颌骨髁状突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 颞颌关节髁状突骨折 不同类型骨折 增殖 凋亡 软骨内成骨
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海南省海口市570311
摘要: 背景:将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在模拟微重力下复合培养构建的活性组织工程骨,不仅具有优良成骨的潜在特性,而且具有自体释氧功能,能有效防止早期血管化不足缺氧导致的移植失败。目的:观察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修复不同类型颞颌关节髁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实验1组建立颞颌关节髁状突纵行骨折模型,植入自体释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软骨细胞;实验2组建立颞颌关节髁状突横断骨折模型,植入自体释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与软骨细胞。植入后1,3,6周,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使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查软骨内成骨标志物Ⅱ型胶原、促软骨形成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实验1组、实验2组不同时间点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植入后3,6周的软骨细胞凋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植入后3,6周的Ⅱ型胶原、促软骨形成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实验1组植入后3,6周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低于实验2组(P〈0.05),植入后3周的软骨细胞凋亡数低于实验2组(P〈0.05),植入后3,6周的Ⅱ型胶原、促软骨形成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高于实验2组(P〈0.05);(3)结果表明:自体释氧纳米仿生支架复合软骨细胞修复不同类型颞颌关节髁状突骨折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