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682

2017-11-20

编号:YYHY00457

篇名: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作者: 许美权[1,2] ;黄江鸿[1,2] ;朱伟民[1,2] ;张睿[1,2] ;吴俊辉[1]

关键词: 磁性纳米复合人工骨 聚左旋乳酸 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动物实验

机构: [1]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深圳518035; [2]深圳市骨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35

摘要: 目的:将具有骨诱导缓释超顺磁性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和普通的磁性纳米复合人工骨,分别植入实验动物骨缺损部位,通过病理形态观察骨缺损修复的效果,为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材料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具有骨诱导缓释超顺磁性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对照组(磁性纳米复合人工骨),空白对照组。在桡骨中段采用线锯截骨,以造成具有长5 mm的骨缺损模型,后两组植入长约5 mm的2种实验材料,空白组不植入材料。于4周、8周、12周分别处死各组的3只兔子,取双侧桡骨行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4周病理形态显示实验组材料吸收优于对照组,纤维组织和血管增生明显,空白组仅少量结缔组织包绕;8周时实验组骨小梁形成情况优于对照组,空白组断骨面部分融合;12周时实验组骨组织形态成熟,对照组骨小梁骨化不全,空白组则由结缔组织覆盖无骨化。结论:骨诱导缓释超顺磁性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提高骨缺损的修复效率,并可被机体完全吸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