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5
2018-01-02
编号:YYHY00514
篇名:胶原/二氧化硅纳米微粒构建神经支架物理特性研究
作者: 景尚斐[1] ;温树正[1] ;蒋电明[2] ;王继宏[1] ;许鹏成[1] ;郭文[1] ;冀云涛[1] ;杨晨瑗[3]
关键词: 复合支架 神经 生物特性 纳米微粒
机构: [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Ⅱ科,呼和浩特010030; [2]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科,400016; [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CT影像科,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 目的 观察胶原复合二氧化硅纳米微粒在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支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冻干技术掺入不同浓度分别为5、10、25、50、100 μg/ml二氧化硅纳米微粒制作多孔胶原支架,相同方法制备单一的不含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胶原支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湿度、表面化学、孔隙率、溶胀率、降解行为进行了评价,并且通过复合支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在生物学方面的特性.结果 二氧化硅纳米微粒呈球形,平均直径分布在150 nm~190 nm,所有样品接触角排序为:单胶原支架<(5μg/ml)复合支架<(10μg/ml)复合支架<(25 μg/ml)复合支架≈(50、100 μg/ml)复合支架,FHR谱表明纳米微粒在胶原支架内成功添加;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胶原支架虽然添加纳米微粒仍然保持相似的多孔微结构,包括孔尺寸、形状和网状结构.将复合支架的纳米微粒浓度增加,孔隙率却呈减小趋势,溶胀率也随微粒的浓度增加而降低,纳米微粒可明显抑制单胶原支架的快速降解;支架内BMSCs的活性和增殖度先升高,后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5 μg/ml时细胞增殖活性最好(P<0.05).结论 25 μg/ml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掺入可以提高支架疏水性,降低孔隙率、膨胀率和降解速率,细胞在此种浓度下生长较好.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