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银和不同粒径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急性毒性作用及生物分布研究

898

2018-01-17

编号:YYHY00538

篇名:硝酸银和不同粒径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急性毒性作用及生物分布研究

作者: 李婷竹 ;巩凡 ;张帮勇 ;孙晋都 ;张婷 ;孔璐 ;薛玉英 ;唐萌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银 硝酸银 毒性作用 生物分布

机构: 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摘要: 目的探讨硝酸银和2种粒径纳米银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蓄积靶器官。方法选取36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上述4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10mg/mL纳米银溶液(纳米银颗粒直径为20nm,生理盐水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0mg/kg;10mg/mL纳米银溶液(纳米银颗粒直径为100nm,生理盐水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0mg/kg;1.67mg/mL硝酸银溶液(葡萄糖溶液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mg/kg;30mg/mL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生理盐水配制),注射剂量为90mg/kg。(1)毒性实验。注射后14d内每日行大体观察,记录注射前分别与注射后1、7、14d的体质量差值。于注射后1、7、14d每组各取3只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之后立即处死大鼠,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组织,计算各个脏器系数。选取脏器系数变化明显的脏器标本,每组各时相点3个样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2)生物分布实验。选取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大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标本,每组各时相点3个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各脏器银含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Dun-nett’s T3检验。结果(1)对照组和硝酸银组大鼠注射后大体情况无异常;2个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ld}十;现状态不佳、眼部有黑色分泌物等现象,注射后3d起恢复。(2)与对照组比较,硝酸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4d与注射前的体质量差值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1);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该指标则与之接近(P〉0.05)。与对照组比较,另3组大鼠注射后1、7d与注射前的体质量差值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