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4
1970-01-01
编号:TCHY00013
篇名:氧化锆陶瓷的制造工艺
原文: 1、 MgO原料的制备 工业上应用的MgO原料,大多从菱镁矿、白云水镁矿、滑石等含镁矿物中提取的,其方法是先制成氢氧化镁或碳酸镁,然后经煅烧分解成工业MgO 。再将工业MgO经过一步化学处理或热处理可得到高纯MgO粉末。 工业MgO的煅烧分解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00℃,开始分解并放出气体。 第二阶段:500~600℃,分解激烈,800℃分解基本完成。这时得到不完全的MgO结晶。 第三阶段:800℃以上,MgO结晶逐渐长大并完整。 如果要得到活性较大的MgO结晶,煅烧温度应在1000~1200℃,以得到具有很多晶格缺陷的新生态活性MgO。煅烧温度在1700℃,就得到烈属烧MgO。一般煅烧温度在1400℃左右。 根据MgO原料的化学活性强,易溶于酸、水化能力大的物性,研磨时,应采用陶瓷磨衬和磨球,不能用钢球。一般应用于法研磨,以防止水化,采用振动磨则效果更佳。 用不同方法制得的MgO,其性能各异,列于下表。 从上表可知,由氢氧化镁制取的MgO,体积密度最大。因此,要想得到高纯、高密度的氧化镁陶瓷,应采用由氢氧化镁制取的MgO为原料。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将MgO用蒸馏水充分水化成氢氧化镁,烘干后,在1050~1800℃温度下煅烧,经刚玉球磨罐内磨细成粉料。 2、氧化镁陶瓷的配方 为促进氧化镁陶瓷的烧结以及使晶粒稍微长大,以改善瓷质性能,同时为减少制备过程的水化倾向,在氧化镁陶瓷的配方中,可加入TiO2、Al2O3、V2O5,等少量添加剂。为改善氧化陶瓷的抗热冲击性,可与Si3N4、BN 等进行复合试验。但如果要制造高纯度的氧化镁陶瓷就不能采用加入添加剂的方法,而只能采用活性烧结制得的MgO原料制造。 3、 氧化镁陶瓷的成型 氧化镁陶瓷的成型方法可采用半干压法、注浆法、热压铸法和热压法等。半干压法 的粘结剂为甘油、聚乙烯醇、蜂蜡的四氯化碳溶液等。在50~70Mpa压力下成型。制备注浆成型的浆料,须用无水洒精作介质,以免MgO水化膨胀。制备热压铸的配料最好在磨细时加入2%~3%的油酸,这样可以减少石蜡的用量(一般用量约为14%左右)。热压法制造的产品的体积密度可接近理论密度值。一般压力为20~30Mpa,温度为1300~1400℃,加压时间为20~40min。 4、 氧化镁陶瓷的烧成 氧化镁陶瓷的烧成,一般进行素烧和本烧,即经过二次烧成。先在1250℃温度下素烧,然后装入刚玉瓷匣钵,在1750~1800℃温度下保温2h而烧结。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