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73
2011-09-02
编号:NMJS01239
篇名:金纳米棒在Au(111)表面上的分散与STM表征
作者: 何伟臻; 高洪营; 耿锋; 廖源; 董振超;
关键词: 金纳米棒; 表面分散; 真空溅射; 扫描隧道显微镜; 表面等离激元;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摘要: 本文报道了金纳米棒的合成、在Au(111)表面上的分散、有机污染物清洗以及STM形貌表征工作。金纳米棒通过金晶种在金生长液中的选择性生长来制备。通过对金纳米棒和Au(111)表面进行修饰,利用涂层外端基团之间的静电相吸作用,把金纳米棒经由点滴法均匀地吸附在Au(111)表面上,且分散密度可通过点滴次数加以控制。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真空氩离子溅射方法,可有效清除金纳米棒表面的有机物,并给出了清晰的金纳米棒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图像。研究结果表明,从STM获得的金纳米棒的尺寸信息与TEM测量结果十分吻合。这一工作为今后研究单根金纳米棒的电光性能打下了基础。
原文: 近十几年来,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光电性质备受关注,主要源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的自由电子在外界电磁场的激发下会产生电荷密度的协同振荡现象,即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这种限域在纳米颗粒表面上运动的电子波具有很强的聚光效应和场增益效应,因而在高分辨成像与光谱学、传感、生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