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5
2005-02-24
编号:CYYJ00343
篇名:摩擦密封材料行业2004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5年展望
作者: 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
原文: 2004年在汽车、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的强劲拉动下,经过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摩擦密封材料行业克服原材料涨价、电力紧张等不利因素,继续保持了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原因分析 经过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调查和测算,估计2004年摩擦密封材料行业的产量达到22.3万吨,比上年增长24.6%。其中摩擦材料为17.7万吨,同比增长28.3%;密封材料为4.64万吨,同比增长12.1%。全年共实现总产值362475万元,比2003年增长25.4%;工业增加值为98027万元,比2003年增长17.2%;利税为46508万元,比2003年增长18.0%;出口交货值为109753万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30.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摩擦、密封两个分支行业中,摩擦材料行业的表现继续走强;通过协会工作的特殊支持,密封材料行业的经济运行形势自 2003年有了较大起色之后,2004年又达到了两位数增长,从而使全行业逐步走上协调进步的良性发展道路。然而2004年摩擦密封材料行业也遇到与往年不同的较大困难,即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起的效益转移现象。 1、技术进步是行业向好的原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回顾计划经济年代,我国摩擦密封材料行业采用的是几十年一贯制的落后生产设备,工艺路线沿用前苏联的技术模式,发展比较缓慢。近几年来行业加强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感受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产生了追赶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强烈愿望。设备制造企业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改进,为制品企业提供了符合行业特点 的现代化生产线设备和检测设备,价格只有国外同类设备的1/4到1/7,在行业形成了设备更新换代的高潮。在设备进步的同时也把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工艺引入我国,再加上企业的自主研发,行业的技术进步以两条腿走路,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了。现在不少新建企业和有实力的老企业都装备了新式先进设备,生产主机实现电脑控制,半成品、成品的生产、检验在车间达到自动流转,就连一向最为棘手的配料系统也在一些企业完成了自动化改造。技术进步使工艺规程得到有效保障,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批次质量稳定性显著增强,规模成本明显降低,由此还带动了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环保效益等一系列效果。企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蔚然成风,摩擦材料行业中不少企业在短短3年内就基本完成了发达国家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实现的产品无石棉化转型。企业除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外,还纷纷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促使产品品种和质量性能提升到较高的水平,为行业经济总量的扩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显现的机会,在引导行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除多次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外,其中一年一度的国际会议很好地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在2004年 6月有600多人参加的第六届(青岛)国际摩擦材料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上,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代表达到注册代表总人数的1/5。接下来于9月召开了第六届(宁波)国际密封材料技术交流会,注册代表200多人,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位境外专家、商人到会,其中包括首次应邀出席会议的欧洲密封协会主席米歇尔·温纳尔先生。这两次会议技术交流与产品展示双管齐下,中外客商洽谈活跃,会后许多外商直奔联系到的目标企业,进行后续的具体谈判。除OEM产品外还把一些新主机产品交给中国客户,使有些企业增添了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DM产品。因此2004年行业出口交货值在总产值中的贡献率达到35.7%,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原料价格猛涨、电力供应不足、企业压力很大 制造摩擦密封材料必须大量使用树脂、橡胶作黏结剂,使用汽油、甲苯或丙酮作溶剂。它们是石油化工产品,与原油价格如影随形,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迅猛蹿升导致这些原料售价直线上升,几乎到了“一日三警”的地步。此外行业所用的原料还有钢板、钢纤维、铜丝(屑)等,其价格年末与年初相比也有了大幅度的上涨。据统计,一年之间酚醛树脂价格上涨了120%,天然橡胶上涨了55.4%,丁苯橡胶上涨了50%,丁腈橡胶上涨了25.8%,120号溶剂汽油价格上涨了24.3%,甲苯价格上涨了97.7%,钢板价格上涨了45.4%,钢纤维价格上涨了35.8%,铜丝(屑)价格上涨了44.4%。目前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扬还没有转移到制造业环节上来,因而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摩擦密封材料生产的集中区域南方地区电力供应十分紧张,不少企业在2004年的好几个月中,每周有2~4天停电,对摩擦密封材料行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2、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带来的矛盾 有关摩擦密封材料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已超过了规定的复审期限,与企业生产实际及用户技术要求的符合性下降;既然行业产品的出口量已占相当比例,那么使我国标准尽可能地与国际标准对接成为行业的迫切需要。例如,国家强制性标准GB 5763— 98将定速式试验机作为摩擦性能检测设备,试验过程不能完全模拟真实工况条件;密封垫板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不够全面,检测手段比较简单:盘根标准已有22年没有修订,而且跨行业制定的标准很不统一,令人无所适从,等等。虽然一些大型企业为了出口的需要纷纷斥资购买现代化检测设备,完全采用国外先进标准,但是行业大面积采用的仍是比较落后的国内标准,形成两种标准体系并行相异很不统一的局面。所以给广大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别是出口业务带来较大影响,产生了强烈要求由协会统领标准化工作,选好归口单位,尽快开展摩擦密封材料标准增修订工作的一致呼声。 三、2005年经济运行形势展望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2005年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摩擦密封材料作为安全、环保、节能的工业配件,属于国家产品结构调整中予以政策倾斜的工业领域。经过综合分析,2005年摩擦密封材料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能达到两位数增长,预计摩擦材料产量可达22.1万吨,比2004年增长约25%;密封材料产量达到5.1万吨,比2004年增长约10%;全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比2004年增长约26%;工业增加值达到11.6亿元,比2004年增长约18%;出口交货值达到14.3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约30%。根据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具体表现的前瞻性判断,2005年摩擦密封材料行业将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行业面临整合重组,产能分布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主产区的电力紧缺以及外资企业迅速发展的冲击,是行业当前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首当其冲的是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例如在摩擦材料行业,企业的自我定位、市场占位大体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打出口或汽车主机厂配套市场,另一种是面向维修市场供货。前者均为经济实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其产品的质量性能好、附加值高,能够经受住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而后者为规模较小、装备较差的中小企业,它们一般是以低价位作为竞争手段,那么遇到今年这样的困难,就显得捉襟见肘,举步维艰,有些甚至到了不得不停产的地步。以此判断,2005年的市场份额将会向强势企业倾斜,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强化,促使行业的产能集中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许多劣势企业将被淘汰,制劣售假者更难立足,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推进技术进步、拓展出口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格调 摩擦密封材料行业利用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3年来出口交货值翻了一番,企业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进军国际市场有许多好处,如产品价位高,货款回收快,成交规模大等,吸引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意识和热情普遍高涨。但是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因此众多企业积极提高自身的技术及管理水平,争相进军国际市场。现在外商对我国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已明显提高,继第六届国际摩擦材料会议期间有不少外商在华采购产品之后,明年将有更多外商来华订货。预计2005年摩擦材料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将比 2004年增长30%以上,在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达到40%左右;而密封材料行业随着无石棉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不断进步与成熟,出口交货值也会有10%以上的增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