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3
2021-08-17
编号:CYYJ02371
篇名:分子氧化及光电催化氧化对石油Pickering乳液的破乳研究进展
作者: 苏碧云 冉良涛 胡雅和 张翱 韩巧巧 武晋娣 刘伊婷 孟祖超
关键词: 石油Pickering乳液 氧化 天然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 纳微固体颗粒 分子氧化 光催化氧化 电化学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 石油开采、集输、加工过程中会面临复杂的工况条件,原油中的天然表面活性剂与人工添加乳化剂以及纳微米固体颗粒共同形成石油Pickering乳液,使得油水体系呈稳定的水包油(O/W)、油包水(W/O)或多重乳化状态。油水乳状液作为注水采油的主要产物,其高效破乳是石油工业链条中的普遍需求。目前对于石油Pickering的破乳仍然借鉴普通油水乳液的方法,而对于成因复杂的油水乳状液,以去除成膜乳化剂为目标的氧化破乳法比传统破乳法的效果更佳。为此,本文基于高效的氧化破乳机制,介绍了石油Pickering乳液的特点及危害,与非氧化反应类型的传统化学破乳法进行对比,综述了分子氧化、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三类技术对于不同来源及特征的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进展。通过对每种方法的机理过程、应用实例、优缺点等方面详细分析,总结了分子氧化、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在石油Pickering乳液破乳中的局限性,并对今后如何实现石油Pickering乳液精准破乳提出展望。
已经是会员?点这里立即登录,查看原文!
还不是会员? 点这里立即注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