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铜陵及邻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深部岩浆作用探讨

732

2012-06-25

编号:CYYJ00599

篇名:长江中下游铜陵及邻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深部岩浆作用探讨

作者: 孟祥金; 吕庆田; 杨竹森; 徐文艺;

关键词: 岩浆岩; 中生代; 岩石地球化学; 深部岩浆作用; 长江中下游;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摘要: 长江中下游铜陵及其邻区的中生代侵入岩极其发育,岩石类型多样。本文通过对该区已获得的高精度成岩年龄数据的综合整理,结合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对长江中下游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进行了岩带划分并提出了可能的岩浆作用模型。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时间集中分段、空间分带明确,从北到南依次分为庐枞带、铜陵外带和铜陵内带,岩浆活动从早到晚为铜陵内带到庐枞带再到铜陵外带。铜陵地区北侧的大别带与南侧的江南带中生代岩浆活动时间与长江中下游铜陵外带相当,但在其内部岩浆活动的空间分带性与时间周期性还不太明确。系统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对比表明,各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区别明显,岩浆演化机制与岩浆成因也不相同。岩浆活动时间的分段性、空间展布的分带性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的差异性与深部岩浆作用和构造环境有关。铜陵内带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以挤压为主的构造背景下,庐枞带形成于挤压—拉张转化阶段,铜陵外带则完全形成于拉张环境。长江中下游铜陵地区广泛发育的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是我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事件的产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文章评论(0)
Copyright©2002-2024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