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了不同粒径及结构度的炭黑填充的EPDM/ACM(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橡胶)共混胶,研究了不同牌号炭黑在共混胶中的分散性及其对共混胶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炭黑粒径增大,EPDM/ACM共混胶门尼黏度减小,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粒径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炭黑在共混胶中的分散,炭黑N330、N550和N660分散性较好;炭黑粒径越小,结构度越高,Payne效应越明显,Payne效应强度依次为CD2109>N220>N330,N550,N660>N774;炭黑CD2109填充的混炼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均最大,混炼生热大。...
采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7)与对氨基二苯胺(PPDA)反应,制备得到一种具有防老化功能的硅烷偶联剂,并通过1H-NMR、IR和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之后,将不同用量的硅烷偶联剂用于原位改性白炭黑制备防老功能化白炭黑/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并与相应的炭黑/NR、未改性白炭黑/NR及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改性白炭黑/NR在加工性能、增强性能和防老化性能方面进行对比.硫化特性数据表明,防老偶联剂的添加使复合材料的黏度降低,最大转矩增加,正硫化时间缩短.动态黏弹性能显示,改性后白炭黑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随防老偶联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之后到达平台.当防老偶联剂的用量大于或等于白炭黑质量的10.8%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炭黑/NR、Si69改性白炭黑/NR相当,远大于未改性白炭黑/NR的强度;而其撕裂强度都大于3种对比复合材料.经过100℃下不同天数的热氧老化后,添加防老偶联剂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保持率,优于添加防老剂4020的3种对比材料,表明防老偶联剂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 ...
目的研究发泡剂对制备多孔微晶玻璃表观密度,孔隙率,导热系数等物理性能影响,确定理想的发泡剂种类和掺量.制备高性能多孔微晶玻璃.方法使用废玻璃作为原材料,掺加不同种类、不同掺量的发泡剂来制备多孔微晶玻璃,筛选出最理想的发泡剂类型及掺量.通过向废玻璃粉中分别掺加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钡作为发泡剂,聚乙二醇作为粘结剂,并以Cr2O3、Ti O2作为晶核剂,以Ca F2作为助熔剂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多孔微晶玻璃,对制得样品的表观密度、孔隙率、导热系数等物理性能和析出主晶相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使用碳酸钠发泡剂发泡效果最为理想;当碳酸钠掺量4%~8%时,随着碳酸钠掺量的增加,多孔微晶玻璃的表观密度先减小后增加,孔隙率先增加后减小,导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加.当碳酸钠掺量为6%时,多孔微晶玻璃的表观密度最小,为1.573 6 g/cm3,孔隙率最大,为64.08%,导热系数最小,为0.108 W/(m·K);制得的多孔微晶玻璃,析出的主晶相为硅灰石.结论用在一定的热处理制度下掺加不同种类、不同掺量的发泡剂的废弃玻璃制备出了轻质、高强及抗热冲击性强的高性能多孔微晶玻璃,并为多孔微晶玻璃发泡剂的选择方面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
制备了高强度酚醛层压布板,并研究了其性能。讨论了桐油改性酚醛树脂和针状硅灰石粉对酚醛层压布板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并对桐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了耐热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甲阶酚醛树脂和桐油改性酚醛树脂共混,随着共混树脂中桐油改性酚醛树脂比例的增加,以此为基体树脂制得的酚醛层压布板的冲击强度在横、纵两个方向上均有大幅度提高。与未添加针状硅灰石粉相比,添加针状硅灰石粉酚醛层压布板的冲击和弯曲强度均有提高,横、纵向冲击强度分别提高23.3%,9.1%,弯曲强度分别提高0.4%,5.4%。针状硅灰石粉经偶联活化改性后,与未偶联活化改性针状硅灰石粉相比,添加改性针状硅灰石粉酚醛层压布板的冲击和弯曲强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横、纵向冲击强度分别提高3.9%,15.0%,弯曲强度分别提高4.1%,4.0%。350℃之前,桐油改性酚醛树脂能保持比较好的热稳定性;在大于350℃的高温区,桐油改性酚醛树脂较甲阶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下降明显。...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