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纳米雄黄体内体外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小鼠4T1乳腺癌(4T1-Luc)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生物发光法(Bioluminescent method,BLM)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学及Annexin V/PI双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4T1-Luc细胞接种雌性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制作原位乳腺癌模型,纳米雄黄(4和8mg·kg-1·d-1)灌胃治疗20d,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连续动态观察小鼠乳腺肿瘤生长变化,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剥离肿瘤块称重,并制片HE染色和CD34标记观测肿瘤组织内细胞核分裂像、新生血管形成及坏死改变。结果:MTT法和BLM法检测显示1.56~50μg/mL纳米雄黄体外显著抑制4T1-Luc细胞的增殖(P<0.05);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 V/PI染色显示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改变。体内纳米雄黄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4T1-Luc原位乳腺癌的生长(P<0.05);肿瘤组织制片观察,经纳米雄黄治疗后肿瘤组织内细胞核分裂像和微小血管显著减少(P<0.01),肿瘤组织内部呈显著的坏死改变。结论:纳米雄黄体外抑制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并主要通过减低原位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导致肿瘤组织坏死而发挥抗乳腺癌作用。...
目的观察纳米银表面涂层输尿管支架的体内、外抗菌性能。方法根据纳米银颗粒直径分组(A组直径<20 nm,B组直径20~40 nm,C组直径>40 nm,D组为未涂层的普通胚管),试菌种选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体外抗菌环实验测量输尿管支架周围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观察纳米银输尿管支架对细菌总DNA的影响,将纳米银输尿管支架植入家兔体内后分期检测尿白细胞量。结果 A、B、C三组均可见抗菌环出现,D组无抗菌环产生。大肠杆菌组间:F=784.93,P<0.05,各组间比较均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组间:F=545.8979,P<0.05,各组间比较均P<0.05。经纳米银输尿管支架处理和未处理的大肠杆菌总DNA电泳后显示处理组DNA量减少,并可观察到部分降解DNA的明亮区域。两组输尿管支架植入动物体内试验显示纳米银涂层组尿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银涂层输尿管支架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应及理想的抗菌效果。 ...
目的观察核素标记叶酸靶向白蛋白纳米微球对人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KOV3人卵巢癌细胞分为八组:阴性对照组(只加RPMI-1640培养液),单纯化疗组(叶酸偶联载药白蛋白磁性纳米微球,不加磁场),单纯放疗组[188铼(188 Re)标记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磁性纳米微球,不加磁场],单纯热疗组(叶酸偶联白蛋白磁性纳米微球,加磁场),化疗联合放疗组(188 Re标记的叶酸偶联载药白蛋白磁性纳米微球,不加磁场),化疗联合热疗组(叶酸偶联载药白蛋白磁性纳米微球,加磁场),放疗联合热疗组(188 Re标记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磁性纳米微球,加磁场)和热疗、化疗、放疗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188 Re标记的叶酸偶联载药白蛋白磁性纳米微球,加磁场)。48h后MTT方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阴性对照组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弱于其他各组,联合治疗组强于其他各组(P<0.05)。单纯热疗组、化疗联合放疗组、化疗联合热疗组、放疗联合热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中细胞周期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阴性对照组、单纯热疗组、化疗联合放疗组、化疗联合热疗组、放疗联合热疗组... ...
以微米硅(Si)和纳米碳黑(Cp)粉体为主要原料,采用经机械化学法合成的碳化硅(SiC)和15%和25%的纳米碳颗粒与碳化硅(Cp-SiC)的复合粉体,并经无压烧结得到了Cp/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分析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p/SiC烧结体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当温度小于700℃时,Cp/SiC复合陶瓷在空气中的氧化受C—O2反应控制,致使其为均匀氧化;700℃时,氧化后的复合材料显气孔率最大,弯曲强度达极小值;大于700℃,氧化过程受O2的气相扩散控制,呈非均匀氧化;700~900℃之间,O2通过微裂纹的扩散控制着Cp/SiC的氧化过程;900~1 100℃之间,O2通过SiC缺陷的扩散控制着Cp/SiC的氧化过程,并在1 000℃时的最初的2 h内,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增大,且达到了极大值。同时表明,纳米碳含量是影响复合材料强度及氧化行为的关键因素,添加纳米碳质量分数为15%的Cp/SiC复合陶瓷可以作为一种抗氧化性能优良的玻璃夹具材料。...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