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应用
目的:评价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 BMP-2)的α型半水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α-CSH/n HA)复合植骨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制备可注射性α-CSH/n HA/rh BMP-2复合材料,取12只成年绵羊,分别经左侧椎弓根在L1-L6椎体上制作直径6mm、深15mm的6个洞形缺损,第一只绵羊的椎体缺损随机分为3组,其余羊的椎体都按此进行分组,即L2、L5为实验组,L1、L4为对照组,L3、L6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植入α-CSH/n HA/rh BMP-2复合材料;对照组植入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CPC);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各处死4只动物,取椎体标本分别行X线及micro-CT扫描,观察缺损修复情况;行生物力学检查,测定椎体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行组织学观察比较新骨生成率。结果:术后4周时,实验组压缩强度及压缩模量与CP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显著性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8周和12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显著性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4周时,实验组复合材料大部分已降解,密度稍低于正常骨,可见大量纤细短小、尚未塑形的新生骨小梁,边缘有大量成骨细胞环绕;对照组CPC材料呈高密度充满整个缺损,未见明显降解吸收征象,材料与骨的界限明显,缺损边缘有少量幼稚骨小梁形成;空白对照组缺损较大,边缘整齐,几乎看不到有新骨生成。术后8周时,实验组复合材料完全降解,缺损内新生骨小梁数量增多,增粗变长,且开始早期塑形;对照组材料开始部分降解,在边缘和中心降解区可见明显新骨形成,新生骨小梁数量较实验组少;空白对照组缺损修复不明显,边缘只可见少量新生骨小梁。术后12周时,实验组缺损完全被新生骨小梁充满,骨小梁趋于成熟,结构与正常骨小梁相似,密度与正常骨接...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制备羟丝肽(JBP 485)纳米粒,并考察其形态、体外释放及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方法采用复乳(W/O/W)-溶剂挥发法制备了JBP 485-PLGA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并对JBP 485-PLGA纳米粒的粒径与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内外释药进行了研究。结果制得的JBP 485-PLGA纳米粒为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93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67,载药量约为8%,包封率约为30%。经大鼠口服灌胃后,JBP 485水溶液组在体内半衰期(t1/2)仅为1.47 h,t_(max)为1 h,AUC为10.286μg·h·mL~(-1),而同剂量的JBP 485-PLGA纳米粒在体内t1/2为4 h,t_(max)为2 h,AUC为17.157μg·h·mL~(-1)。结论制得的JBP 485-PLGA纳米粒可改变JBP 485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延长JBP 485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有明显提高。...
应用
目的制备肝能滴丸(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方法沉淀法制备纳米混悬剂,以15%甘露醇为保护剂进行冻干,滴加二甲基硅油制备滴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药液温度、滴速、冷凝液温度、滴距为因素,正交试验法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含有量均匀度试验、粒径分析及形态观察,评价所得滴丸的稳定性。结果最佳条件为PEG4000与PEG6000比例4∶5,药物与基质比例1∶9,药液温度90℃,滴速40滴/min,冷凝液温度4℃,滴距9 cm。肝能滴丸纳米混悬剂的含有量均匀度为7.04%,在90 d内粒径无明显变化,形态稳定。结论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化后,可有效改善肝能滴丸的稳定性。...
应用
应用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