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湿化学还原法,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引入水溶性大环主体超分子柱[5]芳烃(CP5),形成复合物CP5-RGO。采用FTIR、XPS对复合物CP5-RGO进行表征。使用罗丹明123(R123)作为探针分子,CP5-RGO作为受体来构建荧光传感器,以此来检测左旋肉碱,其线性范围为0. 1~2. 0μmol/L和2. 0~25. 0μmol/L,检出限为0. 034μmol/L(S/N=3)。以牛奶为实际样品,采用加标回收方法探讨了R123@CP5-RGO传感器的实用性,其回收率为91. 0%~100. 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 0%~2. 6%。所构建的荧光传感平台R123@CP5-RGO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采用循环伏安电沉积法,在氮掺杂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电沉积链镰的氧化物,然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电化学洽化,采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对电极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研究了多巴胺在该洽化电沉积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电沉积的扫描圈数、电化学洽化时间、支持电解质等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多巴胺在该电极上呈现出良好的可逆响应,峰电住差降低到34 mV,峰电流相对于裸电极增大50余倍.其峰电流Ipc与浓度c在5.0×10^-7~1.0×10^-4mol/L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c(10^-7 A)=-0.4712-0.1973c(μmol/L),R=0.9970,检出限(S/N=3)为3.2×10^-8mol/L.该电极具备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低检出限和良好的回收率,有望用于多巴胺的实际测定....
应用
应用
应用
该文采用涂覆的方式构建了一种用于灵敏检测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传感器。先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氧化石墨烯(GO)混合悬浮液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修饰的GO可有效防止MWCNTs聚集,再将具有良好电催化性能的金铂核壳纳米粒子(Au@Pt NPs)修饰在GO/MWCNTs电极上,层层组装构建形成GO/MWCNTs/Au@Pt NPs/GCE三维新型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该修饰电极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对AA显示了较宽的线性范围和极低的检出限,氧化峰电流与AA浓度在0.005~0.5μmol/L和0.5~1 0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检出限(S/N=3)为4×10-9 mol/L,稀释人体血清样品的加标浓度为0.01、0.1、10μmol/L,回收率为90.9%~108%,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2%~2.8%。该修饰电极对A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有效排除多巴胺、尿酸、葡萄糖等生物小分子的干扰。方法简单、高效、灵敏,可用于临床实际检测。...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