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将载有镁的PLGA微球添加到藻酸盐凝胶中,形成新型微球-凝胶复合体,检测其理化性质并观察MC3T3-E1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增殖情况。方法:将MgCO3和MgO按1∶1载入PLGA微球,制备平均密度分别为1×10-3kg/m3、3×10-3kg/m3、5×10-3kg/m3、7×10-3kg/m3的B、C、D、E组Ca2+-微球悬浊液作为实验组(Ca2+作为凝胶交联剂),单纯的Ca2+溶液作为对照组A组,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交联形成水凝胶。观察各组凝胶的表面形貌,检测降解率、Mg2+析出浓度及溶胀率。再将MC3T3-E1细胞接种于凝胶表面,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e,SEM)观察黏附形态并计算黏附率,AM/PI染色法观察活/死细胞数量,并使用CCK-8法测定增殖活性。采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微球量的增加,新型微球-凝胶复合体展现出更加致密的结构;其降解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缓,而溶胀率却增大;离子析出测定结果显示Mg2+的析出浓度较为均匀稳定,改善了单纯载镁微球浸泡液Mg2+突释的现象;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黏附、增殖行为被明显促进,其中C组细胞黏附效果最佳,D组细胞增殖效果最佳。结论:新型微球-凝胶复合体能够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同时可通过改变载镁微球含量调整凝胶致密性、降解速率、离子析出速率等理化性能,可作为一种新型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支架。...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本文利用煤矸石为主要原料,以高温熔融法制备发泡陶瓷,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来研究烧结制度对发泡陶瓷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烧结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对发泡陶瓷抗压强度和体积密度影响由大到小的烧结制度参数排名均为烧结温度、预热温度、预热时间、烧结时间;对发泡陶瓷导热系数影响由大到小的烧结制度参数排名为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预热温度、预热烧结。最优烧结制度为预热温度550℃,预热时间20 min,烧结温度1150℃,烧结时间80 min,在此烧结制度下制备的发泡陶瓷抗压强度为5.13 MPa,体积密度为461 kg/m3,导热系数为0.184 W/(m·℃),符合《发泡陶瓷隔墙板》(T/CBCSA 12—2019)中当发泡陶瓷的密度范围为420~480 kg/m3时的产品标准。该研究成果为我国综合利用煤矸石提供了有效参考。...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