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碳纤维加固桥梁,一期恒载由原梁承担,新粘碳纤维只承受加固后产生的荷载,承载力按两阶段受力计算。按现有JTJ/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粘贴纤维材料加固受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不能反映被加固构件新、旧材料分阶段受力的特点。该文考虑桥梁构件材料二次受力特点,根据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的破坏形态,建立了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碳纤维布允许拉应变取值进行了分析,在碳纤维布粘贴3层及以下时,可直接取0.007。根据平截面假定,建立了各阶段材料应力的计算公式,并按叠加原理得到各材料的最终应力。算例表明:该文所建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行,可供桥梁加固设计参考。...
连续纤维增韧的碳化硅复合材料(以下简称C/SiC),作为超高速飞行器热结构使用时,有可能在高温环境下受到高速撞击的作用,因此,掌握其在极端环境(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是进行结构安全设计的基础。本文采用具有高温实验能力的分离式Hopkinson杆,在293~1273K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动态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环境温度和加载速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力学性能主要受应力氧化损伤和残余应力的共同影响。实验温度低于873K时,应力氧化损伤的影响很小,而由于增强纤维和基体界面残余应力的释放使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实验温度高于873K时,应力氧化损伤加剧,其对压缩强度的削弱超过残余应力释放对强度的贡献,材料的压缩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由于应力氧化损伤受应变率的影响很大,当温度由873K升高至1273K时,高应变率下压缩强度降低的程度要比应变率为0.0001/s时低得多。...
对单掺和混掺纳米碳黑(Nanometer Carbon Black,NCB)、碳纤维(Carbon Fiber,CF)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发现适量掺入纳米碳黑可以明显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并且效果比单独掺入碳纤维和混掺纳米碳黑和碳纤维更为明显。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试验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孔隙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碳黑比碳纤维更容易均匀地分散在水泥基材料中,与水泥基材料结合更为紧密,并且纳米碳黑颗粒小于有害孔的孔径,能够有效填充孔隙,进而减小材料的孔隙率和微观缺陷,改善材料的微观结构,使材料结构更加致密。...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