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制备双模态造影剂铕掺杂氧化钆(Gd2O3∶Eu3+)纳米颗粒,探究其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及荧光标记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液体环境激光烧蚀固体Gd2O3∶Eu3+靶材,得到Gd2O3∶Eu3+胶体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该纳米材料形貌特征;S18细胞增殖MTT实验表征其生物毒性;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观察其在体外和Balb/c裸鼠体内鼻咽癌S18裸鼠移植瘤的显像特点;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内荧光标记效果。结果液体环境激光熔蚀技术制备的纳米颗粒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7.2 nm;材料生物毒性低;体外MRI成像呈明显梯度;将该材料尾静脉注射裸鼠后约30 min,鼻咽癌S18裸鼠移植瘤信号强度逐渐增高;细胞与纳米颗粒共同培养4 h后,荧光显微镜显示纳米颗粒被细胞吞噬并发出红色荧光。结论成功研制了分散性良好,生物毒性低的双模态造影剂Gd2O3∶Eu3+,并将其应用与小鼠体内MRI成像和细胞荧光成像,得到了良好的成像效果,为结合MRI与荧光成像技术提供一种途径。 ...
制备了一种壳聚糖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蛋白吸附特性研究.首先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表面羧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MNP-COOH),然后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将壳聚糖自组装在MNPCOOH粒子表面,在甲醛保护氨基的情况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交联粒子表面壳聚糖上的羟基,交联完成后脱去氨基保护剂,制得表面富含氨基的壳聚糖包覆磁性纳米粒子(MNP-CS).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震动样品磁强计(VSM)和zeta电位仪等对制得的MNP-C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成功地被包裹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颗粒可完全分散于pH=1~14的水溶液中,形成均匀溶胶,Fe3O4磁核能抵抗0.1 mol/L的HCl溶液腐蚀.MNP-CS颗粒直径为10~20 nm,饱和磁化值为50.05 emu/g,剩磁和矫顽力近似为零,具有明显的超顺磁性.制得的磁性纳米粒子吸附BSA时呈明显的S型等温吸附特性,单层吸附量约为300 mg/g.
...
以戊唑醇为囊芯,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戊唑醇纳米胶囊。采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纳米胶囊的平均粒径(D50)为220 nm,分布系数(PDI)为0.23;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纳米胶囊的载药量为21.8%,包覆率为85.7%,体外释放192 h的释药率为65.97%。用带毒培养基法测试了其对3种木竹材霉菌的抑制性能。结果表明,与相同质量浓度(48.2 mg/L)的戊唑醇乙酸乙酯溶液相比,载戊唑醇纳米胶囊处理前20 d抑菌效果较低,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仍能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药剂处理40 d时对木霉、青霉、黑曲霉菌的抑菌率分别仍达70.6%、66.4%和89.1%。研究结果可为纳米胶囊木竹材防霉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