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ASTM试验标准,改良其试验方法,测量水泥复合净浆化学收缩与自收缩,研究单掺不同粒度无定型纳米二氧化硅、亲水型和表面预湿型纳米碳酸钙、不同晶型和粒度纳米二氧化钛三种无机纳米矿粉对其早期收缩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掺量范围内,无机纳米矿粉的掺入显著提高复合净浆化学收缩与自收缩,且随龄期增长,差异渐大,其中尤以掺纳米二氧化硅最甚,且纳米粒度越小,早期收缩越大。与不亲水但表面预湿型纳米碳酸钙相比,同掺量条件下掺亲水型纳米碳酸钙的净浆早期收缩更大。纳米氧化钛掺量3.0%~5.0%,净浆化学收缩最大,自收缩值增幅不大,远远低于掺纳米二氧化硅和掺碳酸钙的。无机纳米矿粉对水泥基材料早期收缩行为的影响与所掺纳米矿粉种类、晶型、颗粒尺度、表面状态以及掺量等密切相关。...
应用
目的制备苦参碱纳米柔性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并与苦参碱普通脂质体比较。方法以1,2-丙二醇为膜柔软剂,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苦参碱纳米柔性脂质体,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其药剂学性质,采用葡聚糖凝胶G-50分离脂质体,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对苦参碱的包封率。结果苦参碱纳米柔性脂质体的外观为椭球形或圆球形,粒径为219.2 nm,表面电位为-48.5 m V,其包封率(80.48±1.82)%是普通脂质体(50.79±2.24)%的1.58倍。结论薄膜分散法制备的纳米柔性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相比,对苦参碱具有更好的包封效果,而且稳定性较理想,可作为苦参碱的一种新型给药载体。...
应用
目的:将具有骨诱导缓释超顺磁性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和普通的磁性纳米复合人工骨,分别植入实验动物骨缺损部位,通过病理形态观察骨缺损修复的效果,为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材料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具有骨诱导缓释超顺磁性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对照组(磁性纳米复合人工骨),空白对照组。在桡骨中段采用线锯截骨,以造成具有长5 mm的骨缺损模型,后两组植入长约5 mm的2种实验材料,空白组不植入材料。于4周、8周、12周分别处死各组的3只兔子,取双侧桡骨行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4周病理形态显示实验组材料吸收优于对照组,纤维组织和血管增生明显,空白组仅少量结缔组织包绕;8周时实验组骨小梁形成情况优于对照组,空白组断骨面部分融合;12周时实验组骨组织形态成熟,对照组骨小梁骨化不全,空白组则由结缔组织覆盖无骨化。结论:骨诱导缓释超顺磁性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提高骨缺损的修复效率,并可被机体完全吸收。...
应用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硅铝包覆纳米Ti O_2硅橡胶盖膜对MDX4-4210赝复体硅橡胶褪色过程的影响,探讨此方法对提高颜面赝复体硅橡胶色彩稳定性的有效性,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模拟日光老化条件下,以MDX4-4210硅橡胶为基质,硅铝包覆纳米Ti O_2为遮色剂,镉红油画颜料为着色剂,观察比较高浓度镉红油画颜料硅橡胶主体加盖不同厚度(0、0.5、1.0 mm)硅铝包覆纳米Ti O_2硅橡胶膜试件老化前后L*a*b*值。结果不同厚度0.1%硅铝包覆纳米Ti O_2盖膜的试件ΔE、Δa随着厚度的增加ΔE、Δa逐渐减小,即总色差、红色褪色逐渐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ΔL,Δb随着厚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即变暗、变黄的程度逐渐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盖不同厚度硅铝包覆纳米Ti O_2硅橡胶膜的方法对延缓赝复体硅橡胶褪色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提高赝复体硅橡胶色彩稳定性提供了新思路。...
应用
以竹叶黄酮为载药、芫根酸性多糖为包材,以ε-聚赖氨酸为阳离子桥,采用离子交联法获得竹叶黄酮纳米粒子(BLFN)。该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400 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以美白因子β-熊果苷为阳性对照,考察了BLFN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体外培养过程中美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BLFN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合成和细胞增殖均表现出质量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当BLFN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其抑制率分别达到69.68%、62.35%和59.14%,均显著优于β-熊果苷(p〈0.05,p为表征差异性的统计学指标,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B16细胞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BLFN能通过抑制黑素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起到美白功效,显示出替代β-熊果苷的潜力。同时,由于该纳米粒子的构建成分均为天然物,所以其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Copyright©2002-2025 Cnpowder.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